
百度移動布局:14億級產品不是太少而是太多
“去年的這個時候,我看外界有關百度(170.04, 2.99, 1.79%)的報道,很多是在唱衰,認為我們錯失了移動互聯網的這一個浪潮。但是我心里其實比較有底,也比較冷靜一些。一年過去了,我們做了大量的布局,視頻往移動的遷移也很深入。”
1月11日,在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,百度董事長李彥宏在總結百度2013時,他表示,自己很務實,也很冷靜。
也許,如李彥宏的總結:愛奇藝、PPS都處在業界領先的地位,移動應用分發方面,百度去年收購了91,包括輸入法、安全等很多產品,過去的一年用戶數量都是幾倍甚至十幾倍往上漲。而且目前百度在移動互聯網上已經有了14個億級產品,然而,還沒有整合出“像微信那樣的巨艦”的百度,仍在摸著石頭過河。
一云多端
技術控的李彥宏其實一直有個核心思想,這就是:移動互聯網想要有好的發展,必須靠云。搜索,本身就是云。云計算的能力是百度“框”的強項。“移動終端計算能力的不足,將被云計算所彌補。”事實上,在李彥宏的移動互聯網戰略中,百度已有的云計算優勢,是其非常看重的一環。
互聯網資深分析師洪波對于百度的移動互聯網發展也持相同思路:“我相信百度移動互聯網戰略的核心,在于云。”這個優勢百度足夠強,但百度的缺陷就是在于入口這塊比較弱。多云少端,就是百度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挑戰。
不過,百度自己也很清楚。這一年多的發力就在移動端上。今年6月7日,百度發起了成立以來最大的架構調整。將原有的網頁搜索部、網頁搜索產品市場部、商業運營體系和銷售體系重組成一個獨立的搜索業務群組,并組建一個新的群組——前向收費(即向用戶收費)業務群組。這樣一來,百度形成了相對明晰的業務體系:兩大業務群組(搜索和前向收費)、三個事業部(移動•云、LBS、國際)、兩家獨立子公司(去哪兒(28.77, 3.43, 13.54%)和愛奇藝)。
目前,百度的一云多端戰略已經形成,在移動端,百度布局了移動搜索、應用分發、地圖和視頻四大入口,一共有14款移動產品用戶數過億,“億級俱樂部”成員不斷增加,其中手機百度客戶端用戶突破4億。
總體來看百度的移動戰略和14個過億的移動產品,已經船票在握,但李彥宏對此并沒有真正放心。據稱,李彥宏在內部就曾經反思過:“14個億級APP不是太少,而是太多了。”
這14個億級APP正是百度過河的“石頭”。“目前整個社會對移動互聯網還沒有看清楚,仍然處在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態。”但是面對移動互聯網的浪潮,百度怎樣利用這些石頭過河,李彥宏到現在仍然心里沒底。按照李彥宏自己的說法:“我們還在繼續拿這14塊石頭在排兵布陣,做各種各樣的嘗試。”
事實上,不僅是李彥宏,其他互聯網巨頭對怎樣過河心里也不踏實。在移動互聯網上,可以很清楚地看到,百度與騰訊(540, 2.00, 0.37%, 實時行情)是兩種不同的打法。騰訊先是打造了一艘航空母艦:微信,此后騰訊游戲、微信支付、騰訊地圖紛紛往這艘巨艦上搭載,甚至希望再創造出幾條重量級的小船,獨立出海。騰訊的移動戰略正處在這樣的階段,馬化騰也稱:“騰訊只拿到了半張船票。”
而百度,一年時間打造出了14塊石頭,也就是14條小船。這14條小船雖然航行很快,但相互之間缺少聯動,百度的下一步應該是借助平臺優勢,把14條船整合到大的平臺上來,就算形成不了微信一樣的航空母艦,至少應該有幾艘大船。
百度這14條過億的小船包括:手機百度客戶端、百度手機瀏覽器、百度云、91桌面、百度地圖、91助手、安卓市場、百度魔圖、百度手機輸入法、愛奇藝視頻、PPS、百度視頻、安卓優化大師百度手機衛士、百度手機助手。
14個過億移動端APP,更多是散亂的產品線,其中雖然91助手是去年才收購的,但如何與百度手機助手整合起來,這才是當務之急。14條小船還無法形成有效的合力,無法在用戶中獲得更大的突破。
換句話說,百度的當務之急是在下一步借助平臺優勢,把14條船整合到大的平臺上來,讓14條小船形成有效的合力,從而在用戶中獲得更大的突破。就算形成不了微信一樣的航空母艦,至少應該組出一個遠洋船隊來。
社交困局
當下百度的移動戰略,缺的就是一個“船尖”,破冰的利器,也就是社交化的產品。百度旗下眾多產品,誰能擔此重任?從百度當前的產品線來看,非百度貼吧莫屬。
前不久,從百度貼吧十年慶典上可以看到,一群陌生人,因為一個共同的愛好而走到一起,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一起收集資訊、互動,甚至有了心靈的家園。文化是最有力量、最能影響人心的產品。貼吧文化,如何落地移動端?這是百度的當務之急。
此前易信、來往都在挑戰微信,但卻沒有做到真正的差異化。隨后來往迅速推出了升級版,開始“扎堆”。來往動作很迅速,但來往的問題在于積淀太少,僅是明星效應還難以形成核心優勢。
貼吧十年的積淀,如何與手機端結合,陌生人的交友、社區文化如何與通訊錄、熟人社交更好地打通,如果百度貼吧可以做到的話,百度至少有了移動社交的屬性,再結合百度已經搭建的移動生態和移動端各類應用,百度移動就補齊了所有短板。
畫龍需點睛,百度差在點晴之作。
BAT的移動互聯布局,正在征程中。此前慢了別人一步的百度,以技術架構的優勢,正迅速趕上來。騰訊的產品式思路,容易貼近用戶,微信迅速成功,但騰訊也需要補齊短板,如重金娶搜狗。百度的技術式思路,離用戶有點遠,雖然基礎牢,卻萬里長征,還差一步。
百度移動端,一云多端齊發,但并沒有得到外界更多認可,因為百度缺一個最貼近用戶的社交化產品。據時代周報記者從百度內部人士處了解,百度貼吧的移動端玩法,百度還在長考,或許會成為百度的社交布局。百度已經醞釀了一款甚至幾款社交類產品,其主攻方向就是不同于微信、來往的社交新玩法。
少帥計劃
李彥宏一直很務實,他自己也說:“我們只是做了我們該布的局,這個局布下去之后,每一點能不能形成突破,能不能最后真正的勝利,現在真的不好說。”
去年初,百度建立了深度學習的研究院,聚集了一批世界級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方面的專家。在這次極客公園的大會上,李彥宏透露百度正在深度學習研究院啟動一個“少帥計劃”:招最優秀的人,但是有一個硬性條件,必須是30歲以下。
據記者從百度內部了解,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的“少帥計劃”面向全球招募9名30歲以下的青年精英,人工智能方向,不看學歷資歷,只看能力和潛力。薪酬豐厚,百萬人民幣年薪起步,上不封頂。未來,還可以前往美國硅谷研發中心工作,或成為麻省理工、斯坦福等名校的訪問學者,以及得到百度天使投資、獨立領導創新項目等,而李彥宏本人則直接擔任IDL的院長。
技術派的李彥宏與產品派的馬化騰不同,路數不同,玩法不同。以技術見長的李彥宏顯然已經把寶押在了百度對前沿技術的把握上。在2012年百度年會上,李彥宏曾表示:“技術創新永遠是這個行業的核心驅動力。技術積累的先發投入,往往會體現在產品的后來居上。”
馬云擅布局、馬化騰懂產品、李彥宏玩技術。當BAT混戰之際,移動互聯之上誰能勝出?目前百度在開放性上逐漸顯現出優勢,接下來百度仍需加快整合移動端的步伐。